志愿者登录
还没有帐号
(帐号使用“用户名/邮箱/手机/编号”登录)
帐号:
密码:
验证码:
 
     

把文艺的种子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笑满三湘”文艺志愿服务团开展“庆丰收、迎国庆、感党恩”系列主题活动侧记

图片由本站提供
    

6.jpg

湘蒙黔三地文艺志愿者参加桃江县庆祝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专场演出

长沙—桃江—娄底—邵阳,行程2000余公里,七天七场专场演出,180余名文艺志愿者先后参与,近万名受益群众,这应当是9月23日至9月29日,在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湖南省文艺志愿者携手内蒙古文艺工作者共同完成的“庆丰收·迎国庆·感党恩”——“笑满三湘”丰收节系列文艺志愿服务活动的基本轮廓。本次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是今年7月内蒙古文联与湖南省文联签署友好合作协议以来,两省(自治区)文艺工作者的又一次联袂出演,既是湘蒙两地文联的一次文艺互助,更是湖南省文联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湖南、内蒙古的文艺志愿者通过文艺的形式努力为乡村经济文化建设送果实,播种子,导方向,注甘霖,搭建起文艺活动与乡村建设的桥梁,用文艺的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礼赞新时代 三湘颂党恩

经过周密的策划和精心的组织,湘蒙两省(自治区)文艺志愿者马不停蹄的奔袭在湖南省的城市与乡村中,先后在桃江县马迹塘镇龙溪村、大栗港镇朱家村、冷水江市麻溪村、长沙市笑工场、桃花江竹海旅游区、新化县紫鹊界梯田景区、 邵阳县罗城村等地,顶着如火的骄阳奉献了七场精彩的演出。包括著名笑星、湖南省曲艺家协会主席、省文艺志愿者协会主席大兵,著名二人台表演艺术家、内蒙古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王占昕,湖南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周卫星,瑶族歌唱家易秒英,苗族歌手蝶当久,蒙古族歌手娜仁图雅、莫日根巴图,曲艺演员熊壮、刁子、黄荣,青年歌手于国良、陈明,新化民歌传承人陈福云等在内的文艺志愿者和湖南省杂技艺术剧院、桃江县文艺轻骑队、冷水江群众文艺工作者、鲊埠回族乡文艺轻骑队、水车新时代文艺宣传队等倾情献艺,为广大群众奉献了呱嘴《老小王婆话脱贫》、相声《刘海砍樵》、蒙古族长调民歌《辽阔的草原》、呼麦《戈壁赞》、歌曲《一个扶贫队长的日记》、小品《我脱贫了》、长沙弹词、杂技、口技、魔术等一系列精彩的文艺节目。来自湖南、内蒙古及贵州的文艺志愿者用歌声、琴声、笑声共同唱响新时代中国乡村的赞歌,热忱讴歌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以来祖国大地的新面貌。欢快悠扬的歌舞、诙谐幽默的曲艺、惊险柔美的杂技、惟妙惟肖的口技、变幻莫测的魔术和喜庆热闹的民俗文化表演轮番登台,每场演出都演绎得可圈可点,观众们的阵阵笑声和掌声,成为那些天里文艺志愿者们听到的最真诚、最欣慰的声音。

1.jpg

非遗节目《舞春牛》参加“笑满三湘”走进冷水江专场演出

2.jpg

内蒙古乌兰牧骑文艺志愿者为马迹塘镇龙溪村群众演出

如何在艺术作品中展现这场战役中一个个有血有肉具体的人,是脱贫攻坚题材艺术作品创作共同的追求。本次文艺志愿活动中,呱嘴表演唱《老小王婆话脱贫》通过讲述内蒙古某地老百姓生活的今昔变化,融呱嘴、寄曲、快板等形式于一体,生动演绎脱贫攻坚以来普通群众的喜悦心情;由原桃花江镇大华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朱明星、著名作家刘鉴作词,著名作曲家孟勇作曲的歌曲《一个扶贫队长的日记》作词朴质真诚,旋律悠扬动听,用音乐表现了“驻村驻心,扶贫扶志”的驻村帮扶理念;小品《我脱贫了》由表演者吴志强自己创作,通过两个青年人的相亲故事勾勒出脱贫攻坚带给乡村青年人的深刻影响,展现了优秀的编创和表演能力。

蒙古族长调是“草原音乐的活化石”,旋律悠长,意境开阔,承载着民族的历史和精神品格;呼麦是蒙古族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是蒙古族在音乐上的杰出创造,传达着对自然宇宙和世界万物的体悟,二者分别在2005年和2009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为了让不同地域的人民群众领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内蒙古的歌手为湖南群众带去了原汁原味的经典长调民歌《白鹿》《辽阔的草原》《走马》等,悠扬的长调从内蒙古草原唱到了湖南的山乡。呼麦《戈壁赞》《赞美我的家乡》通过沙哑粗狂的人声震颤将歌颂自然、歌颂力量的独特艺术形式带到潇湘大地,在此次文艺志愿活动中大放异彩。

无论大江南北,曲艺一直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艺术形式。在七场演出中,相声《赛诸葛》《刘海砍樵》《趣说南腔北调》《扒球衣》、小品《家有贤妻》《小花上课》等节目在精巧的编排和诙谐的表演中,夸张搞笑、环环相扣,有的节目还结合喜剧因素强化戏剧冲突,配以演员的出色的表演,将说学逗唱等技艺转化为可视形象,吸引了现场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和笑声。此外,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长沙弹词由长沙弹词代表性传承人王志敏登台演绎,一把月琴,一段曲柔婉转的地道唱腔,与现场观众即问即答、即兴编导唱,现场气氛热烈,妙趣横生,其乐融融。

文艺志愿服务演出不仅仅是送出高质量的节目,也要为所到之地独具特色的文艺节目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在丰富节目形式的同时,通过与各地艺术家同台演出得到交流和提升。冷水江非遗情景舞蹈《舞春牛》通过表演农事活动,呼吁人们爱护耕牛、勤耕勤种,表现了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让观众领略到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需要一提的是,《舞春牛》的整理编创者是一位年近80岁的退休教师,他在耄耋之年依然坚持登台演出,并带领他的团队活跃在城市和乡村的各大舞台,这种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民间艺术的坚守,使在场的文艺工作者备受鼓舞。由桃江县鲊埠回族乡选送的表演唱《回汉乡民唱乡风》通过表现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桃江鲊埠回族乡的乡风变化,展现了民族团结、乡风文明、环境优美的新时代乡村风貌。嘹亮而欢愉的新化山歌是此次文艺志愿演出中地方节目的又一个亮点,作为新化山歌的传承人,民间歌手陈福云清脆的原生态歌声引起观众强烈共鸣,为专场演出增了光、添了彩。

舞台小天地,文艺大文章。不论是哪国哪族,在审美、娱乐之外,文艺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为建构本民族的精神导向贡献自己独有的价值。很长时间以来,我国的文艺创作和文艺工作正是由于倡导反映时代风尚,表达时代风貌,才形成了现实与艺术在审美和具体功用上的高度契合,为不同时期文艺的发展留下了印记。在“笑满三湘”文艺志愿服务中,将表现时代主题,反应人民心声的优秀文艺作品送到群众的身边,既是为平凡英雄画像、为火热时代立传的文艺使命的自身要求,也是新时代文艺志愿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选择。文艺志愿服务有责任、有义务,也有理由与时代同频,奉献人民,引领风尚。

艺术进农家 促膝话桑麻

生活和实践滋养着艺术。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文艺志愿服务当然也要通过自己的方式搭建起艺术家和群众交融的渠道。除了为当地群众送上精彩文艺大礼之外,此次文艺志愿活动中,湘蒙两地艺术家还深入桃江县大栗港镇农家做客,走访慰问,采风交流。

4.jpg

“笑满三湘”文艺志愿者为农村留守儿童辅导绘画

近年来,桃江县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加强农业发展和乡村文明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农民生活和乡村风貌显著改善提升。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在乡村振兴战略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时刻进乡村、入农户,是一种对新时代乡村生活的体验,对创作和工作具有启发作用。

在郑家坳村的夫妻农场,艺术家们参观了农场的发展面貌,详细了解了乡村农业发展带给农民的影响,品尝了新产出的农产品,与农户面对面、手拉手、心贴心,畅谈着丰收的喜悦和未来的发展。相声演员大兵、熊壮等还通过直播的方式对当地农产品的宣传推广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在长芝村,文艺志愿者体验了桃江“五道茶”,这是热情好客的桃江人民招待贵客最隆重的仪式。相声演员大兵、熊壮等和农民兄弟一起晒谷子、筛谷子,艺术家们极大的劳动热情配合着略显笨拙的动作,逗得农民朋友开怀大笑;二人台表演艺术家王占昕和青年演员王舜体验了桃江擂茶的制作后,甩着酸痛的手臂感叹一茶一饭得来不易;一些文艺志愿者还与和村民一起做起了南瓜粑粑,虽然远隔千里又来自不同的民族,但大家切南瓜、倒米粉,你和面、我印模,忙得不亦乐乎。此外,文艺志愿者还带领乡村留守儿童在田间作画,只见远山如黛稻田金黄,白墙黑瓦的民居点缀其间,轰隆隆的收割机在稻浪中来回穿梭。随着一车又一车稻谷源源不断地运到屋前,村民们脸上灿烂的笑容像花儿一样绽放,一幅美丽乡村丰收图在天地间生动铺展。文艺志愿者们体验了桃江农业生产生活和民俗风情,开展了一系列的文艺互动和辅导交流活动。

面对记者的采访,相声演员大兵说:“乡村的天地是大舞台,这里有着无穷的可能,我们会一直把文艺志愿者的精神通过‘笑满三湘’这种活动延续下去、推广出去、传播出去。我希望以后还会有更多的艺术家参与到我们文艺志愿服务活动中来”。二人台表演艺术家王占新说:“我们真正找到了老百姓对艺术的渴望。他们渴望艺术,我们追求艺术。从体验生活、走进人民群众中汲取灵感,我们也会创作出更多好的艺术作品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桃江县大栗港镇朱家村党总支书记曹麦新兴奋地表示:“艺术家们把文化大餐送到家门口,不仅丰富了我们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坚定了我们脱贫群众感恩奋进的决心”。

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物质条件的基础设施的改善,也必须是群众精神文化满足感的提升。在促进城乡建设,推动乡村文化兴盛的道路上,以文艺的形式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让文艺家和基层群众心贴心的交流,了解新时代乡村建设的基本情况,是文艺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落脚点。一个下午匆匆过去,文艺志愿者在桃江走访农户的过程中,不但做到了“身入”,也切实做到了“心入”“情入”。

初心永不忘 矢志为人民

今年的9月,湖南的气温一直居高不下,但这并不影响文艺志愿者的尽心竭诚和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天气炎热,蝉鸣伴着烈日,骄阳似火,现场观众的热情却丝毫不减,出于对艺术的热爱和观众的回报,湘蒙两地文艺志愿者唯有用高质量的演出交上这份答卷。连日来,艺术工作者们顶着36度的高温,深入到桃江县马迹塘龙溪村,大栗港朱家村、长芝村,冷水江麻溪村,新化县紫鹊界,邵阳县罗城村等地,倾情奉献精品节目和对群众的热心、关心与爱心,始终没有一丝的哀叹和抱怨,连续的演出却使随队的文艺志愿者渐入佳境,精彩的节目反而一场胜似一场。

3.jpg

现场观众

欢声笑语此起彼伏的舞台背后,其实是文艺志愿者们辛勤的付出。为了保证演出的效果,二人台表演艺术家王占昕老师和他的同样摘得过中国曲艺牡丹奖的儿子王舜从早上起来便开始忙碌着化妆、收拾道具、对台本,一连几日都没有吃过早饭。二人台表演是地域性很强的艺术形式,在连续数天的表演中,父子二人不断的揣摩如何将以内蒙古西部方言为载体的呱嘴艺术让相隔1600公里以外的湖南群众听的懂,走得进,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热烈的掌声代表了湖南群众的欢迎和喜爱。著名笑星、相声演员大兵不论走到哪里都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顶着骄阳卖力演出后已是非常疲惫,但一波又一波的群众争着上前与他合影,他也总是有求必应,始终将标志性的笑颜挂在脸上,直到被工作人员拽上车。作为湖南本土出生的演员,他深刻地理解当地群众的生活和期盼,并和大家讲起他年轻时参加收秋的往事。蒙古族演员莫日根巴图和娜仁图雅,全程身着蒙古族节日盛装参加演出,在掌声和欢呼声中,沉雄的呼麦和悠扬的长调越发显得别有一份韵味,等到演出结束回到车上时,我们无意间触碰到挂在靠背上那两件的蒙古袍,才惊觉这样厚重的衣服都已完全湿透……在为期七天的演出中,相似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志愿服务团队中发生。

在冷水江竹山镇麻溪村,得知蒙湘两地的文艺志愿者前来服务群众送文艺,可限于条件当地没有正式的演出舞台,便调来推土机在荒地上现场开掘出演出场地,可谓是用实际行动阐释“乌兰牧骑精神”的生动事例。在桃江县,为保证演出效果,湖南省曲艺家协会秘书长、省文艺志愿者协会秘书长原野和工作人员反复调试设备,以达到更理想的音响效果,并一次次地调整舞台背景,从文字的核对到屏幕背景的亮度,从一根竹子的角度到一筐大米的位置,都力求精益求精、尽善尽美,直到夜里临近12点。在紫鹊界,出于对群众期望的负责和舞台效果的考虑,组织者和工作人员不辞辛劳,连夜调换了舞台位置。7天里,几乎每一场演出的候场室里,都能见到演员们哼着曲调、拨着琴弦、默着台本,他们一直在摸索和追求着更好的演出效果。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为了这次的系列活动,湘蒙两地文艺志愿者协会和曲艺家协会的工作人员事实上已经连续工作了近一个多月,即使是在活动期间,他们也不断的打着电话,协调各种事宜,不停地发着信息,核对着现场的每一个细节。夜里近十二点时,临时组建的微信群又传来信息:“各位老师一路辛苦了,感谢老师们的大力支持,明天上午的具体安排是……”

凝聚民族魂 共筑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文艺志愿服务是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载体,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推进力量。

5.jpg

新化县非遗节目《板凳舞》参加“笑满三湘”演出

湖南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夏义生说:“此次活动以庆祝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为主题,以交流演出、走访慰问、展示辅导、直播带货等多样化的形式为内容,是湘蒙两地文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文艺助力乡村振兴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两地艺术家和文艺工作者深化交流合作的重要举措。活动既开阔了两地文联的工作思路,也必将激发两地文艺工作者新的工作热情和创作灵感。”内蒙古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包银山表示,本次湘蒙两地开展的文艺志愿服务交流演出活动意义非凡。通过“笑满三湘”这个全国知名的文艺志愿服务品牌,让内蒙古的艺术家们走进湖南的三湘四水,对于内蒙古民族传统艺术的传播、传承和传扬具有深远意义;同时,这种跨区域的交流演出和走访互动,也大大地有助于演员自身创演水平的提高。

面对时代的需要和文艺工作的要求,湘蒙两地文艺志愿者紧密合作,从“文化惠民、为民、乐民”的基点出发,通过文艺志愿服务,将不同地域、民族的具有艺术审美高度、思想情感温度、道德价值深度的优秀文艺作品送到乡村振兴的一线,不断激发人民群众情感共鸣,为人民群众加油鼓劲,潜移默化影响着基层群众的思想和行为,何尝不是助力民族精神塑造,赋能新时代先进文化建设和传播,展现中华民族团结奋进时代面貌的有益尝试?

在此次文艺志愿活动中,不同地域的文艺志愿者之间、文艺志愿者和群众之间,突出地展现出互助互惠精神和志愿服务精神。不论是卓有成就的文艺名家,还是无私奉献的文艺工作者,都能着眼大局,相互扶持帮助,为做好本次文艺志愿活动出主意,想办法,文艺创作、文艺工作成为一路上谈论最多的话题,文艺志愿活动,文艺专场演出,成了大家共同用心栽培的友爱之花、团结之花。可以说,在连续的演出中,湘蒙艺术家们面对火热的时代,饱含真情、定格感动、歌颂人民,用一首首歌曲、一段段舞蹈赞美新时代乡村,用笑声、歌声、琴声礼赞新时代生活,谱写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音符。

来源:湖南文艺网作者:曹梦佳 王宏伟编辑:施文

转发
0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