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登录
还没有帐号
(帐号使用“用户名/邮箱/手机/编号”登录)
帐号:
密码:
验证码:
 
     

城市与文明:求大同 存小异

    

   伴随着城市的现代化进程,过去“同一大门内、同一屋檐下”的大杂院,换成了私密性更强的居住空间;几十年不变知根知底的“老街坊”,变成了来来去去流动性更大的左邻右舍。现代化的城市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环境,能不能同时也留住“大杂院的笑声”?重庆市渝中区用“邻里如亲”的社区文化,焐热了那些不断成长的“水泥森林”。(据 《光明日报》)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5年前上海世博会的主题,至今深深地留在我们的记忆当中,其实除了主题之外,还有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城市和乡村的互动这几个副主题同样值得我们关注,因为这些问题是正在向着美好前进城市所绕不开的话题,也是发展难题。而重庆渝中区在社区文化上的积极探索,为我们打开一扇文明之窗,城市与文明,原来是可以合拍的。

  城市,是文明前进的方向。李克强总理今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今后一个时期,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城镇化不断加速,这是中国发展最直接的见证,也是中华文明步入新阶段的关键一步。

  不可否认,部分城市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盲目追求数字率,在一轮轮“造城”运动中把文明抛下,建造了一批“水泥森林”,看不见乡愁,听不见大杂院的笑声。于是,整个社会陷入了反思:城市发展为了谁?

  俗话说:百万买屋,千万买邻。城市在丰富我们的生活,也在不经意间疏远隔离邻舍的距离,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同一栋楼每家每户都是关门闭户,极少往来,这当然有一定隐私性的保护,但更大程度上的还是互信的缺失。

  城市文明,文明城市,很多时候一座城市的文明都是体现在生活细节当中,上诉所言的困惑、互信缺失缺失都是文明的“硬伤”,除了需要“动手术”外,还需要长时间的理疗,让文明和城市融为一体。

  而文明城市的创建,可以和而不同,因地制宜做特色,而不是千篇一律、万城一面,文明有很多“硬指标”,但更重要的还是看不见的“软指标”。城市的发展,理应是文明的进步,文化、风俗的差异化是文明城市多样化,更加缤纷多彩的必要条件。但愿为城市留住“大杂院的笑声,重庆着力打造“邻里如亲”社区文化能够为其他地方构建文明城市提供参考。(特约评论员 王曦)


转发
0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