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登录
还没有帐号
(帐号使用“用户名/邮箱/手机/编号”登录)
帐号:
密码:
验证码:
 
     

“红袖章”演绎“最美夕阳红”

图片由娄底日报社·娄底新闻网提供
    

(娄底街心社区红袖章志愿服务队部分成员合影)

(我志愿,我奉献,我快乐)

(你们的笑容是我前行的最大动力)

  深秋的早晨已有了深深的凉意。早上5:30,68岁的孙金凤准时起床,开始忙碌着一家老小的早餐。6:50,照顾完91岁的老父亲和87岁的老母亲吃过早餐后,孙金凤匆匆忙忙扒几口,揣上鸡蛋就出门了,一路上,她“打起飞脚”走路,7:20,准点来到了位于娄底军分区附近的新星南路与乐坪大道交汇处的十字路口,开始“守护上学路”的志愿服务工作。

  孙金凤来自娄底市娄星区乐坪街道街心社区红袖章志愿服务队,这支队伍平均年龄达68岁,年龄最大的77岁,满头银发是她们的显著标志。在志愿服务的这条路上,孙金凤和她的姐妹们一起,已经走了很多年。记不清遭受过多少误解与非议,咽下过多少委屈和苦楚,也记不清收获过多少感动与快乐,只有鲜红的红马甲、红袖章映衬着满头银发和温暖笑容。

  一片丹心,持续奔跑在公益路上

  说起红袖章志愿服务队,就不得不提到她的发起人,现年70岁的李华香。在李华香年幼的时候,父亲就经常带着她给村里的五保户送吃送喝,在她心里种下了一颗善的种子。自此,这份善心,伴随着她从幼年走到老年,从工作走到退休,从农村走进城里。

  2013年,李华香住进了街心社区。当时的社区,院子大、人员杂、治安环境相对复杂,邻里琐事杂事纠纷不断。闲不住的李华香开始动起了念头,“能不能为社区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说干就干,李华香找来一个红袖章,慎重其事地戴在胳膊上,就开始了义工之路。最开始,只是规劝居民不要在小区种菜、养鸡等。过程并不顺利,大家并不配合,还时常被人奚落和嘲讽,但李华香没有气馁,始终如一地坚持着,慢慢地,大家都认识了这个倔老太;慢慢地,她有了盟友;再后来,大家开始支持她的工作。李华香的“红袖章”队伍从1个人到7个人再发展到拥有22个志愿者的大队伍。大家的工作内容,从最初的捡拾烟头、文明劝导到现在的入户宣传、募捐义卖、调解纠纷等志愿服务工作。大家的身份,也从最初的劝导员发展到如今的监督员、安全员、记录员、服务员、宣传员和调解员。

  现在,走到街心社区,不论白天黑夜、天寒地热,都能看到“红袖章”队伍走街串巷,各司其职。监督员负责监督,看到不文明行为及时制止;安全员每天坚持不定时在辖区内各个区域进行巡逻,劝阻乱堆杂物阻碍消防通道等危险行为,防范打击威胁居民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一旦发现可疑情况,及时向社区汇报;一个包、一瓶水、一个本子加上一支笔就是记录员的“标配”,针对居民反映的问题,能解决的及时解决,解决不了的上交社区,按期交办;组建微信服务群,为小区内的孤寡老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当好社区居民的服务员;做好政策宣讲的宣传员,让政策通俗易懂、深入人心,使居民及时了解党的政策主张。

  特别是今年以来,红袖章志愿服务队主动请缨,勇挑重担,充分发挥不怕苦、不怕累的奉献精神,以“创文”为重点,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社会治理。

  要问工作苦不苦,累不累,一段“红袖章”自创的顺口溜可以说明一切,“两手没摸扇,屁股没挨凳,天光到墨黑,没停一吓子;水往肚里灌,汗在背上流;两腿如打鼓,两手如耙头。”这些都是“红袖章”参与创文工作的生动写照。

  李华香说:“我们志愿者们身体没有年轻人强劲,有很多人都有腰酸背疼的顽疾,虽然老了,但我们从不服老,也可以为社会作贡献!”

  守望互助,为夕阳添加一道余晖

  “方大姐,这是你要的药,吃法跟以前一样。生病了可不能拖着,有什么需要,随时给我们打电话……”在八旬老人方娭毑家里,与方娭毑闲聊片刻之后,勤快的“红袖章”起身就做起了家务。“人老了,做什么都没用了,每天就只盼着你们来。”方娭毑拉着“红袖章”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方娭毑,老伴过世多年,一个人独居在3楼的瓦房里。“红袖章”经常上门去看望方娭毑,一来二去,大家熟悉了,方娭毑每天都盼着大家能去她家里坐坐。

  今年4月的一天晚上,下起了倾盆大雨。凌晨一点多,李华香的手机响了起来,电话那边是方娭毑惊惶失措的声音,“华香,我家里到处漏水,又停电了,这个雷打得我心里慌得不得了!”挂了电话,李华香二话没说,穿上衣服、鞋子就往方娭毑家赶。豆大的雨倾泻而下,噼噼啪啪地砸在地面上,天空中电闪雷鸣,震耳欲聋,短短几百米的距离,李华香走了十多分钟,全身湿透。好不容易赶到方娭毑家,老人家一见李华香就紧紧拽着她,李华香一边安慰老人家,一边麻利地拿出桶子、盆子去接水,两点多,担惊受怕了一整晚的方娭毑抵不过疲惫,沉沉睡着了,李华香一夜没有合眼,把漏水严重的几个地方的家具一一搬离,换桶换盆,拖地清理。第二天大清早,她联系物业公司找来师傅为方娭毑修葺屋子后又急忙前往志愿服务活动现场。

  这是“红袖章”志愿帮扶的一个小缩影,可这些事情在她们眼里,都是再寻常不过的小事。“我们有一条铁的纪律,只要是群众有需要,我们还能动,就一定要去。”

  正是这条铁律,在参加安全科普知识宣讲活动中,38度的高温“吓”跑了很多人,只有这支银发队伍,一直坚持到了活动结束;在孙子10岁生日当天,70多岁的老党员颜莲香还在参加捡拾白色垃圾志愿活动。大家都劝他,今天日子特殊,活动也快结束了,颜大姐你快回去吧!她却默默地说,“孩子生日,下午回去我可以给他补一个,但今天的活动,错过了就不能补了。”

  队员们年纪大了,难免有个头痛脑热,但只要轮到执勤,不管多累,都会坚持到最后。实在来不了的,丈夫、孩子代为巡逻、执勤。“如果没有家人的支持,我们的工作也无法开展。”对家人的理解,志愿者满心感激。

  “自从有了红袖章,小区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好,邻里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了。”10月30日上午,刚从市场买完菜回家的业主李阿姨笑着说。

  小事一件件累积,最终在居民的心里搭起了“高台”。“红袖章”有了威信,说话有了分量,居民们大事小情都喜欢找她们给“评个理”。娄星区乐坪街道街心社区党总支书记谢阳建感慨道,“我在社区的每一天,都被这群可爱的老太太们感动着、鼓舞着,周边的社区也很羡慕我们有这支志愿队伍。现在,红袖章就是社区无偿的编外人员,已经成为社区治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发挥优势,用爱渲染人生最美色彩

  “红袖章”志愿者队伍有教师、医生、运动员、法律工作者等。

  “运动达人”这是邻里街坊给“红袖章”黄淑贞的“头衔”。年过古稀的黄淑贞,退休前是湖南锻造厂的一个“运动明星”。退休后,她拉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组建了太极拳、柔力球等队伍,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除了大年三十到正月初六,黄淑贞全年无休,不遗余力地进行义务教学。有了这个好教练,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

  2017年3月,受原单位的邀请,黄淑贞开始去水洞底教职工打太极拳。每天坐公交车,再转中巴车,三年来,黄淑贞自付车费,风雨无阻,无偿教学。

  也有人不理解,问她图的到底是什么?“人,要做好事,要做善事。”这是母亲临终前留给黄淑贞的遗言,也让她遵守了一辈子。“做好事,做善事”这是黄淑贞的初心,也是她始终坚守的信念。从工作到退休,靠着这份初心,秉承这个信念,她带领队友们走过一个又一个健康年。

  像黄淑贞这样的专家顾问在志愿服务队还有很多,今年60岁的罗琳也是其中的一员。从娄底市司法局退休后,面对其他团体抛出的橄榄枝,从事法律援助工作35年的罗琳主动加入了红袖章队伍。“我是队伍里的年轻人,这个队伍更需要我。”

  加入“红袖章”后,罗琳多年司法工作的专长在社区治理中找到了“用武之地”,当起了社区的“义务灭火员”。因为工作经验丰富、专业水平高、解决问题方法多,遇到邻里纠纷,有了她的出面,纠纷基本迎刃而解。

  2019年年底,小区有个居民满脸愁容找到了罗琳:“罗姐,我女儿、女婿离婚闹到了法院,你能不能帮帮忙?”罗琳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马上约了男方见面。家长里短的,男方讲了许久,时间不知不觉就到了晚上十点多。“你相信阿姨的话,请给我两天时间。”

  第二天中午,罗琳特意炒了几个小菜,打电话给女方,“你能不能陪阿姨吃个中饭,我们聊聊天。”年轻的女孩来了,边吃边聊的过程中,罗琳发现男女双方并没有实质性的矛盾,根源出自双方家庭的介入以及引发的摩擦。罗琳从法理、情理角度开出“良方”,让年轻的夫妇带着孩子单独出去住。

  三个月后,女孩来电:“罗阿姨,我们现在和好了。”接到女孩的电话,罗琳笑了,“当时,两个孩子各自都请了律师,递交诉状到了法院,我又随即联系律师,告诉他们夫妻俩的感情没有完全碎裂,希望他们支持我的工作。

  而故事远远还没有结束,正月初八的一天早上,罗琳接到女孩的电话:“罗阿姨,我给您带了几个口罩,辛苦您下来一趟。”“在当时‘一罩难求’的时候,口罩真的非常珍贵,所以当时孩子雪中送炭送的不仅仅是口罩,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心意。”

  在这种付出与收获的过程中,大家得到了快乐。

  莫道桑榆晚,最美夕阳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红袖章”的志愿服务时光就这样在默默奉献中流淌,渲染出最美的夕阳红。(记者 王星 实习生 周倩格)


转发
0

最新评论

莫娇     2020-12-07 10:20


何萍荣     2020-11-06 15:02

莫道桑榆晚,最美夕阳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