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登录
还没有帐号
(帐号使用“用户名/邮箱/手机/编号”登录)
帐号:
密码:
验证码:
 
     

保护环境随手可做的100件小事(十九)

图片由本站提供
            91 认识、保护海洋
  
        地球上71%的面积覆盖着海水。大海带给我们丰富的水产资源,天然的化学资源,航运、旅游资源,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等等资源,潮汐、温差等洁净能源,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奇妙的海洋世界。然而,我们的海洋却面临着严重的来自人类的破坏。人们把大海当垃圾场, 把陆地垃圾投入海洋;冶金、石油、化工、造纸等企业向海洋中排放污水, 造成严重污染。比如我国渤海湾有大面积的海水已经成为没有任何生物的死海;海上连年发生赤潮,使渔业生产遭受严重损失;近海海泥中和生物体内富含铅、锌、汞、镉,铜等重金属元素,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及生存环境;人类的过度捕捞,还造成了严重的渔业资源匮乏,鱼越来越少、越捕越少、越捕越小。这些都向我们敲响了警钟。拯救海洋即拯救人类。生活在海边的读者可以调查一下你周围向海洋排污的现象,观察一下被海水冲上岸的垃圾,向老人询问渔业资源的历史和现状,在了解海洋的基础上去关心和保护海洋。

        92 爱护古树名木
  
        美国原国务卿基辛格在参观北京天坛公园时,曾经对着公园里的柏树群大发感慨:“以美国的科 技实力,我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很容易地复制出你们的寰丘和祈年殿。但复制这些古树,却必须用上千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古树名木是一种活着的文物,是自然遗产,还是活的基因载体。研究古树名木对了解古代气候、水文和生态环境都有着重要意义。在我国,每个省份都分布有数不胜数的古树名木。 这些历尽沧桑的大树,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和象征,也是大自然顽强生命力的体现。为了保护古树名木,各地先后出台了地方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并为古树名木建立了“户籍”和档案。你如果想了解家乡附近某一棵古树名木的详细情况,可以向当地林业或园林部门去打听一下。你一定会因此而为家乡骄傲。

        93 保护文物古迹
  
        文物古迹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也是我们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中明确规定,文物古迹的保护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在每年都有大量的文物古迹被破坏或走私出境,文物古迹保护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文物古迹保护和整个环境保护工作一样,都离不开公众的参与。由于个人行动使文物古迹免遭被毁厄运的例子并不罕见。爱护文物古迹,首先要了解文物古迹的价值。建议你先从了解 身边的文物古迹入手,列出它们的分布表,最好再画出分布图,然后查阅 有关资料或向专家请教,弄清楚它们 的特点和珍贵之处。 在此基础上,你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比如向周围的人广泛宣传,与朋友们组成保护小组,向文物古迹保护主管部门申请担任志愿者等等,来保护你身边的这些宝贝。

        94 及时举报破坏环境和生态的行为
  
        现在,我们很多人羡慕欧美国家美丽如画的环境,然而他们也曾经历过环境破坏和污染的时期,是环境意识、法律和社会公德及公众的监督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才取得了今日的环境保护成就。在美国的高速公路旁,你经常可以见到倒下的大树,偶尔还可以发现被撞死的动物,但是绝对没有人将其弄回家去,否则将被起诉和惩罚。在新加坡更是以法律和公众监督来制约破坏环境的行为。我国也制定了很多关于环保的法律法规, 如《环境保护法》、《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噪音控制防治法》等,以制裁破坏环境的不良行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环境破坏的直接受害者,我们应该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当你发现有偷猎野生动物、向河流排放污水、滥砍乱伐等等行为时,应及时向执法部门举报,并通报给新闻单位,让社会舆论对其进行谴责。只有我们共同参与,才能建设出具有美好生态环境的生存空间。

        95 关注新闻媒体有关环保的报道
  
        8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媒体在环境方面主要报道的是国家的环境政策,政府在环境方面所采取的措施等。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中国的媒体也开始更全面、更深入地报道环境问题。电台、电视台上涌现出一批报道环境的节目(栏目),如中央电视台的“人与自然”、 “环境周刊”、“环保时刻”、“绿色时空”;北京电视台的“走向大自然”(现已改名为“绿色行动”)等。社会影响较大的报纸则有:《中国环境报》、《中国绿色时报》、《中国青年报》(《绿》)、《科技日报》(《绿色周刊》)等等。 据调查,1996年中国有70家报纸报道了1.7万条有关环境的文章,占1996 年全部报纸新闻报道总量的1.01%,几乎是1995年同类报道的2倍。近两三年来,有关环境的报道激增,请多关往这些报道并积极宣传这些内容, 以唤起更多人的环境意识。

 

 

转发
0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