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登录
还没有帐号
(帐号使用“用户名/邮箱/手机/编号”登录)
帐号:
密码:
验证码:
 
     

“金牌义工”走了 却留下“光明”给株洲攸县青年

    

阿涛移植了眼角膜,正在康复中 采访人提供

   5月20日凌晨2:07,“湖南金牌义工”常振伟走了,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做了人生中最后一件好事——去世后,将自己的一对眼角膜捐献出来。

  常振伟的眼角膜,一只捐给了怀化一名17岁的高二少年,少年又能看清黑板上的文字了;另一只捐给了28岁的攸县青年阿涛。

  为治眼花了几十万元,家里一贫如洗

  阿涛出生在株洲市攸县一个小山村,父母都是农民。他12岁时被确诊患上双眼青光眼,家人带他去了上海进行手术,原以为眼睛就此无事,没想到意外还是发生了。

  首先是他的左眼,2012年,有异物不慎进入了他的左眼,引起了眶蜂窝织炎。医生说,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引发颅内感染,甚至会危及生命,“治疗的唯一办法,就是摘除眼球”。

  不料,失去左眼后,他的右眼也受到感染。今年年初病情恶化,从此失去了光明。

  “父母为了治疗我的眼睛,花了几十万元,家里已经一贫如洗。家里还有妻子,以及3岁的孩子,我不能失去右眼,我要干活养家。”为了治好眼睛,5月16日,家人带他来到长沙,住进了长沙爱尔眼科医院。

  “康复了,要为常师傅扫墓”

  让人没想到的是,阿涛遇到了好人,不过他没有机会见到这个好人了。

  5月20日,常振伟去世了,他捐献出的一对眼角膜,其中一个给了阿涛。当天下午3时32分,阿涛的眼角膜移植手术开始,1个多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

  手术后,当他睁开眼睛时,光线刺激了他的视网膜,他能看见了,床边是他的家人,年迈的父母,满是泪痕的妻子,以及3岁的儿子。

  “他以前高度近视,现在视力只有0.03。”主治医师喻巧说,阿涛正在留院观察,他的右眼需要一年时间恢复,才能拆线,届时他的视力可能比正常人要差些,但生活自理没问题。

  “等我康复以后,我要为常师傅扫墓,像他一样做好事。”阿涛说。

  “金牌义工”的感人故事

  常振伟,病魔无情地把他留在了58岁,5月10日,家人还在医院为他庆祝生日,此前4个月,直肠癌、心脏病、肝脏血管瘤,一直威胁着他的生命,他一直乐观面对。

  从15岁开始,常振伟做了43年义工,他是长沙市天心区城南路街道的名人,帮贫济困、义务巡逻、护校护生……他的事迹,见诸报端,为众人所知,就如很多街坊熟悉的一句话:有困难,找老常。

  他生前说过这样一句话:要做一个有良心的人。单位发的米和油,别人有困难,他总是送给了别人,家里人埋怨他,他总是说“能帮就帮”。

  2009年,常振伟被评为湖南首届“金牌义工”。他的妻子说,早在2007年丈夫就签了眼角膜捐献书。丈夫希望眼角膜能捐给一个学生,2008年他在黄兴小学附近守护学生上下学,跟学生有缘。

  常振伟最后的愿望实现了,眼角膜帮助了一名17岁少年重见光明,让孩子重新看到这个美丽世界;也帮助了一位父亲,让他有康复的机会,照顾他的家人。


转发
0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